皮肤科普变态反应性皮肤病


01

湿疹

湿疹中医学名称繁多,一般称为浸淫疮,湿痒症。

:禀性不耐,风湿热邪客于肌肤,或因脾胃虚弱,心经火盛,血燥生风2,瘀久溢肤,病久反复。

:男女老少均可发生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临床上极为多见。身体任何体表部位均可被侵犯,常以头颈部,四肢屈侧,外生殖器,小腿,手脚等处较多。皮疹呈多形性,如红斑,丘疹,水疱,糜烂、渗液、结痂、脱屑肥厚等。分布对称,大小不一,形态各异,数目不定。

根据皮疹表现不同,常可分为三期

1、急性期:发病急骤,片状红斑密集丘疹,粟样水疱,渗液不断,脂水蒸腾,境界不清,延扩四周,灼痒难忍。

2、亚急性区:多有急性期不愈转变而成,水疱减少,疱破糜烂,水肿稍息,色淡不鲜。表附碎屑,瘙痒不停。

3、慢性期:病久延年,色呈灰褐,边界明显,肥厚粗糙视如苔藓,触似皮草,伴有血痂,抓痕,顽痒剧烈,多呈干性,偶可诱发急性期。患处瘙痒,病程缓慢,反复发作,

湿疹按照部位可分为全身性湿疹,局限性湿疹,(如颜面湿疹,手部湿疹,阴囊湿疹,,女阴湿疹,肛门湿疹等);

湿疹按照性质分类又可分为异位性湿疹,细菌性湿疹,静脉曲张性湿疹,痘疮样湿疹等。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会升高;斑贴试验可协助查明病因。

02

药物性皮炎

药物性皮炎,又名药疹,中医学称为中药毒,俗名药毒疹。

:先天禀赋不耐,药物反成药毒,内侵而致病。当脾湿不运,蕴湿化热,复受药物的外感邪毒,湿热蕴蒸。火毒炽盛,燔灼营血,外伤肌肤,内损脏腑,久之耗伤津液,气无新生,气阴两虚而发病,

:发病前有用药史,有时可寻得既往有药物过敏史。西药有解热镇痛药,安民镇静药,磺胺药,抗生素等余种;中药有川贝,大黄,天花粉,穿心莲等及中成药六神丸,安神补心丸,银翘解毒片等多种。药物可经口服,肌注,静滴,吸入灌肠,栓塞透入局封,冲洗,滴入,,含漱。熏洗涂擦,皮试等途径进入人体后而发病。一般有一定的潜伏期,首次发病,在用药后要经过4-20天(平均7-9天),再次发病常在1天之内不会超过2天,快的数分钟数小时即发生。皮疹骤然发生,多成泛发性与对称性,但亦有局限性者,由于禀赋不一,药物繁多,故皮疹很难有特异性,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人或同一人的不同时期,可产生不同形态的皮疹。皮损多样,如红斑,丘疹,水疱,脓疱,溃疡,紫斑,风团,结节,坏死等。皮损常见的类型有荨麻疹型,全身红斑型,多项红斑型,固定性红斑型,湿疹皮炎型,剥脱性皮炎型,大疱性表皮松解性,血管炎型,红斑狼疮型,增值型等。停药后多可自愈。以后禁止应用同类药物。否则又可再发甚至危及生命。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,白细胞总数增高,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,血小板减少,肝肾功能受损,电解质紊乱,心电图呈异常,皮肤实验(斑贴,划痕,皮内试验);体外实验放射变应原吸附后实验,嗜碱性粒细胞脱粒实验等可作为参考。

03

接触性皮炎

本病中医无单一确切病名,而类似漆疮,膏药风,马桶癣,俗称碰粘疮。

:人体禀性不耐,皮毛腠理不密,接触各种动物性,植物性,化学性物质后,风湿热三邪与气血相搏而致病。

:夏秋多见,男女老幼均可发病,但以中青年为多。好发暴露部位或接触部位,如头面部,颈项部,手足部等处,偶尔亦可以引起播散。发病较急,轻者红斑水肿,重者丘疹水疱,甚至大疱,糜烂,渗脂,溃疡,坏死。自觉有瘙痒,灼热感,疼痛感,严重时可有头晕,恶心,疲倦寒热等全身症候。

临床按照病因常分为两型

原发刺激性(又分急性,亚急性,与慢性)、变态反应型。斑贴试验是用于变态反应型,常可确定过敏原,并建有一定参考意义。

04

荨麻疹

荨麻疹,中医称为风?,瘾疹,俗称风疹块。

:人体禀性不耐,皮肤腠理不密,复感风热或风寒之邪,搏于肌肤,瘀肤发疹;日久化热,伤及阴液,或肝肾不足,冲任不调,气耗血亏,而久病难愈。

:男女老幼均可发病,而春秋时节中年患者尤为多。多发于躯干,四肢及头颈部,亦可侵犯脏腑。发病突然,发无定处,风团大小形态不一,形如豆瓣,犹如云团,划成红痕,,堆连成片,迅速发疹,迅速消退,此起彼伏,反复发作。急性者,多半发作数日后停止,如超过一个月不停者,称为慢性型,风团减少,但是熟月经年不愈,剧烈瘙痒,灼热感,或建有冷热起伏,头痛胸闷,恶心厌食,严重时呼吸不畅,轻度哮喘,憋气心慌,甚至窒息危及生命。皮肤划痕多为(+)。

临床上常分为急性型,慢性型特殊型(皮肤划痕症即人工性荨麻疹,寒冷性荨麻疹,胆碱性荨麻疹,日光性荨麻疹,压迫性荨麻疹等)。

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,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及比例增加,,嗜酸性粒细胞增多。大便常规可查到虫卵或寄生虫,红细胞沉降率增快。血清补体降低。皮内试验(+)。

05

丘疹性荨麻疹

本病又名荨麻疹样苔藓,婴儿苔藓中医学称为土风疮,水疥,细皮风疹。

:胎中遗热,蕴煦肌肤腠理,复加风邪外袭,外风内热相搏所致,或因心脾积热,湿邪外淫肌肤,湿热蕴结而生。

:常见于春秋两季,尤其在花草旺盛之时,幼儿及儿童中多发。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。红色丘疹,略带水肿,绿豆至花生米大小,略呈方锥形,其中心常有针头大小水疱或丘疱疹,散在分布,成簇成堆,分批发疹,新旧交杂,皮疹经1-2周后可消退,遗留暂时性淡褐色色斑。剧烈瘙痒,影响睡眠,搔抓皮表剥脱,兼发脓疱。血常规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。

06

多形性红斑

本病在中医学称为猫眼疮,寒疮,雁疮。

:禀性不耐,风寒外邪,营卫不和,风热外感,湿热内蕴,溢于肌肤而发生。

:冬春两季多见,好发于青壮男男女。常发于手掌、手指、手背、足背、足底、面颈部,亦可累及口内、鼻内及阴部等处。初为水肿性红斑及中央丘疹,少数为水疱,黄豆及蚕豆大,颜色由焮红、紫红至黯红,常呈圆形或卵圆形,中心发紫变平,边缘扩张,呈堤状,可呈色彩不同的同心圆样,或为环状彩红样,似虹膜或如猫眼,称为“虹膜红斑”或“猫眼红斑”,有诊断价值。瘙痒,烧灼感,破损后疼痛。一般在3~4周后自愈,但多复发,严重者可急骤发病,伴有发热、乏力、关节酸痛等。

临床上分为三型:斑疹丘疹型、水疱大疱型、重症渗出型〔Stevens-Johnson综合征、尼氏征(+)〕。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,白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升高;血沉加快;尿常规(+)、血尿(+);胸部x线片由肺部炎症变化;组织病理检查可协助诊断。

07

结节性红斑

本病在中医学中称为瓜藤缠、湿毒流注。

:外感风邪,内有湿热,蕴蒸肌肤,以致经脉阻隔,瘀血凝滞而生。

:春秋季发病为多,好发于青年女性。常在小腿伸侧面,其次为大腿下端,足踝、上肢等处发病。结节略高出皮面,呈圆形或椭圆形,绿豆至蚕豆大,疏散分布,偶可融合,状如鸽卵,边缘清楚,色出焮红,日渐黯红,消退无瘢痕,从不破溃,新老结节交替轮番出现,延缠多月,亦常再发。自觉疼痛,触痛更甚,下肢沉重,关节酸痛。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,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;血沉加快;抗“o”滴度、血清丙种球蛋白可增高。

08

遗传性过敏性皮炎

本病又称特应性皮炎(AD)、异位性湿疹、Besnier体质痒疹等。中医学称为白凤疮、顽湿、四弯风。

:先天禀性不耐,脾失健运,湿热内生,复受风湿热邪蕴积肌肤而发病。:患者及其家属有荨麻疹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等病史。婴儿期,常称为婴儿湿疹。好发于1~6个月的婴幼儿,可累积颜面、头皮、颈项、四肢及躯干,皮疹可呈现为红斑丘疹、糜烂渗液、鳞屑脂痂等,瘙痒明显。儿童期,常称为异位性湿疹。多发于2~10岁的儿童,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腘窝处,皮疹可呈现为丘疹痒疹,斑片增厚,瘙痒不停,反复发作;成人期,常为播散性神经性皮炎,好发于肘窝腘窝四肢伸侧颈项眼睑等处,皮疹为斑片丘疹,边缘可见,多为苔藓化奇痒无比。实验室检查: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,血清lgE水平增高。或对某些物质的特异性lgE水平升高,血清嗜酸性阳离子(ECP)也增高;病检与普通湿疹皮炎病理表现一致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浸润细胞主要为CD4﹢T细胞CD4:CD8细胞=7:1(正常2:1),langerhans细胞及肥大细胞增多。

09

酒性红斑

本病俗称酒疹,醉斑。

:禀性不耐,脾胃湿热,饮食不节,酒类不纯,饮料不洁,以致湿热蕴蒸肌肤而致。

:有饮酒或其他饮料史,数小时后即发,全身皮肤,尤其以颜面颈项更为明显。表现为麻疹样的红斑,压之褐色,色泽艳红,瘙痒,灼热,针刺感。兼有头痛心悸,恶心呕吐等。

10

环状红斑

本病俗称蝶形红斑。

:外感风邪,内蕴血热,风热相搏,郁于肌肤,以致营卫不和,气血凝滞,或因饮食不节,食饮霉食。饮料不纯,毒虫叮咬而诱生。

:多发于春秋两节,青壮男居多。病变多发于胸背及大腿部位。扁平丘疹,色呈焮红,周边延扩,边缘隆起,中央稍凹,形似铜钱,或可融合,或呈双环或位多环,,宛如地图。自觉轻痒。

11

传染性湿疹样皮炎

本病俗称溢脓疮。

:肌肤湿热毒邪,蕴集蒸腾,延扩四周而致。

:原有脓疱、溃疡、瘘管、窦道等病灶者多发。好发原发病灶周围。红斑丘疹,糜烂渗液脓性结痂,瘙痒灼热。皮疹处细菌培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为多。病检可作参考。

12

自家过敏性皮炎

本病又名敏感性皮炎,自身致敏性皮炎。中医学称为风湿疡。

:先天禀性受损,湿热内蕴,肌肤原有皮疹邪毒散游,外感风邪,风湿热邪相搏经肌肤而诱发。

:原有1·~2种皮肤病存在而诱发者居多。以四肢躯干为主。多为红斑、丘疹、丘疱疹严重者可至糜烂渗液。瘙痒剧烈。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白细胞增多;血沉增快。

13

皮肤划痕症

本病俗称绘纹症、人工画纹疹。

:禀性不耐,腠理不密,汗出受风,伤及阴液,气虚血亏,以致瘀肤受划而发疹。

:常因急性荨麻疹演变而来,亦有自行发病。全身各处皮肤均可累及。以钝器或手指划压皮肤后‘成条状’红斑,称“轴反射性红晕”,3分钟出现风团。此时画花成花,写字成字,故俗名绘纹症。微痒灼热,划后15分钟消退,再画再起,反复缠绵。

14

血管神经性水肿

本病又称为血管性水肿、Quincke水肿(昆克水肿)、巨大型荨麻疹。中医学名为游风,俗称蚯蚓毒。

:禀性不耐,湿热内蕴,饮食不节,复受风邪,蕴积肌肤而成。

:常有家族遗传史,多在夜间发生。好发眼睑、口唇、外生殖、喉头等处。突然水肿,色泽苍白,肿丝发馍,边缘不清。肿胀灼热瘙痒或窒息。

临床上分为:原发型,表现为局限性水肿;遗传型,儿童多发病,可累及口咽及消化道。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,在有胃肠道症状时白细胞增高,生化检查,C1酶抑制物活性降低,C1q、C2、C4、CH50下降,多见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。

15

新生儿毒性红斑

本病又名新生儿变应性红斑、新生儿荨麻疹。中医称为胎赤。

:孕妇受胎,过食五辛发物,湿热蕴胞,遗留胎儿而发斑。

:多发于出生后1个月至2周岁婴儿,好发于臀部、胸背部,偶至四肢。淡色红斑,匡廓不明,小如粟米,大至梅李,稀疏散在,压之褪色,偶发丘疹,红斑或丘疹顶部有小脓点。脓液中涂片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,细菌培养(-)

16

女性颜面再发性皮炎

本病俗称毒疹。

:脾胃湿热,复感化妆品、尘埃、日光、花粉、高温等毒邪蕴积,以致湿热风邪相搏,蒸发于颜面而发疹。

:发病多为春秋季,以20~40岁女性为主,男性极为少见。好发于颜面颈项颈前三角区。局限性红斑,轻度肿胀,,伴有细小糠状鳞屑,类似溢脂性糠疹样表现。反复发作可有色斑,有瘙痒感。

饮食宜忌
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曾述皮肤病忌食羊肉、鸡肉、狗肉、肥肉、油骨汁及咸脏、鱼脯、油饼等物。

1: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忌膏粱厚味,腥荤过咸,油腻浓汤之品。

2:过敏性者,宜食青菜、水果,忌食鱼虾、蟹鳗、牛羊鸡肉及烟酒饮料之品。

3瘙痒性者,宜食豆制品、蔬果、瘦肉,忌食辣椒、大料、咖啡、酒类。

扫描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xxwuh.com/ysbj/9271.html


当前时间: